拜託,不要再搞BOT了!
民生報社評
拜託,不要再搞BOT了!
近來全國民眾所關心的,一是因虐待泰勞而引起的高雄捷運公司BOT案,二是因不能按時完工,必須至少延期一年的台灣高鐵BOT案。在台灣經濟漸走下坡,人民生活日趨艱困的今天,兩案所反映的浪費情事,使很多人感到痛心而不能原諒。這似乎說明「橘逾淮而枳」,BOT是一種不適宜在台灣實施的辦法。
BOT的原始用意,是國家藏富於民,國家的重大建設,由有效率的民間企業出資興建、營運,賺了錢再繳還國家。它的基本條件是企業有足夠的資金,有興建、營運的能力。尤其重要的是,企業家要有以財力、智慧貢獻於國家,為人民服務的精神。不幸的是,國內企業並不具備這三個條件。
這兩個案子的共同點,是民間企業財力不足。高捷的計畫一開始就打算由政府出資;高鐵則是以「政府零出資」為幌子,通過政治運作,由銀行貸款,政府擔保,這根本已失掉BOT的精神。為甚麼民間沒有錢還搞BOT呢?
因為我們的民間企業沒有服務人民的文化,只有投機營利的文化。他們看到工程建設的利潤,卻毫不顧及人民的需要。通過政商運作,錢由他們賺,風險由政府擔,是一條紅頂商人迅速發財的途徑。試想,高鐵若真如專家們所論,安全有問題,政府屆時必須買回這樣一個爛攤子,而民間企業卻不需負任何責任,豈不是令人欲哭無淚嗎?
任何一種制度都有其文化背景。在外國看似理想的制度,搬到國內的文化情況中就會變質;教改的徹底失敗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。BOT這樣一個由民間代替政府完成建設的美好制度,來到台灣就成為由民間掏空政府的美麗包裝了。包裝總要有撕破的一天,然而,因巧立名目所捅下的破洞,要怎樣才能彌補呢?求求政府,以後千萬不要再提甚麼BOT了!
【2005/09/13 民生報】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