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少教授要失業?
>多少教授要失業?
鄧鴻源/大學副教授(北縣淡水)
關於學位認證問題,有人批評是意識形態作祟,筆者認為並不盡公允。
其實大家不否認中國確有許多知名大學獲世界公認,一般大學素質也不錯,問題是台灣學生只跟港澳學生競爭,考上並不困難,加上他們今年開始,台灣學生學雜費比照大陸學生(港澳生除外),吸引力自然更大。如果我們承認他們的學位,後果如何,大家可想而知,屆時除了台清交等少數幾所大學勉強可以招足新生外,其他大學恐怕都招不足學生,那麼將會有多少教授要失業?
因為除了入學比大陸學生容易外,生活費與學雜費也低,兩岸語言又相同,文字雖然有些差異,但很快就能適應,且兩岸距離又遠比歐美近。如果以後再加上三通,那麼可能有相當比例學生跑到對岸去。當然有人會說,對岸學生也可以來台灣求學,問題是他們一般付得起比大陸高的學雜費與生活費嗎?
平心而論,像大陸之北大、清大等一流學校,一般錄取率都相當低,其困難度遠比考進台清交等大學困難許多,為何國內一些民代與知名人士或其子女能夠考進去?主要是因為他們採取類似於我們的僑教政策,僑生與民代等受到特別優待,不論進去或畢業等均比當地學生容易。那麼縱使他們擁有大陸知名大學以上學位,然而名副其實嗎?如果承認,對國內學生公平嗎?因此,對岸之學位認證問題,茲事體大,政府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。
【2005/09/07 聯合報】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