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嬰兒潮,能救退休潮?
新嬰兒潮,能救退休潮?
本報記者林奇伯
勞退新制實施後,預估台灣將湧現一波退休潮,加上戰後嬰兒潮增加的人口多已接近退休的年齡層,內政部官員宣稱,除非以新一波「嬰兒潮」對抗退休潮,否則未來新生人口的社會與家庭負擔將會越來越重。
目前台灣平均每八點三個工作人口,就必須撫養一位老人;但還不要五十年,預計到民國一百四十年,由於人口結構的轉變,將變成每三個工作人口就得撫養一位老人。
人口數量與素質,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一環。歐洲國家不斷下降的生育率,早引起各國政府的重視;台灣雖也注意到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化問題的嚴重,可是至今仍無法提出有效的解決之道。
根據人口學的研究,生育率下降十年後,將直接反映到學校數量與規模的變化;廿年後,則反應在產業勞動力供給;卅年後,當新生兒達到生育年齡時,下一個世代的出生率將再以等比級數的比例減少;六十年後,則直接反映在退休人數與素質上。
其實不管嬰兒潮還是幾十年後連動的退休潮,最終仍歸結到同一個問題:台灣是否是一個適合生養小孩的環境?這不只是單純的質疑,與台灣的經濟及社會發展模式近似的國家,似乎只有台灣深陷不適生養小孩的困局。
政府必須尊重個人生育意願,但創造能夠提高生育意願的環境是政府責無旁貸的義務。減稅或許是鼓勵生育的治標之策,但托育、稅制、年金、教育等問題,是否都納入國家人口政策之中統一考量,恐怕才是從根本解決人口問題的治本之道。
人口問題可以很微觀,生或不生往往就在一念之間;但人口問題也可以很宏觀:社會、文化、經濟、教育、環保等面向都與其息息相關,行政院有必要儘早提出一套有效的因應之道,否則根據人口的自然淘汰,台灣很快就會在世界競爭中出局。
【2005/06/13 聯合報】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