舉國上下都應修「人口老化政治經濟學」
2005.10.14 工商時報
舉國上下都應修「人口老化政治經濟學」
工商社論
陳水扁總統在國慶日宣示將推動六項改革,其中最受矚目者,係改革軍公教退休金一八%優利存款制度,使退休後所得替代率不高於九成,且追溯既往生效。本案勢必然引起眾多軍公教人員強烈反彈,其妥適性與利弊得失,本報前天社論已詳加剖析。我們今天想強調的是,台灣地區老年人口正逐年猛增,未來各式各樣的老年福利與津貼支出,會逐年快速增加。凡事應慎於始,尤其今年底縣市長選舉即將開跑,已有多位候選人準備將敬老福利津貼加碼,果爾,對財政的負面衝擊將遠高於一八%優利存款制度。我們鄭重呼籲,此次選舉朝野政黨勿對老年福利競相加碼。
台灣近年人口快速老化。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在今年底將達二二○萬人,約佔總人口數的九.六%。據行政院經建會推估,至民國一百二十年,老年人口數將增至五六五萬人,佔總人口數二五.三%。老年人口在二十六年間增加約三四五萬人,平均每年增加約十三萬二千人。現今,六十五歲以上退休人口,扣除已領取軍公教退休金及優利存款者外,其他約有七成領取各式各樣福利津貼,包括老農津貼、敬老福利津貼、中低收入戶津貼等,這些都必須靠政府編列預算或舉債支應,屬於「隨收隨付」社會安全制度。近年政府財政日益困窘,最重要的原因,就是退休、養老給付及老人津貼暴增所致。以一八%優利存款利息補貼為例,過去五年從三四七億增至五六○億,增幅約六成。其他如老農津貼、敬老福利津貼等,支出增幅亦接近此一數字。
我們要特別強調的是,未來老年人口繼續猛增,速度會比過去幾年更快,而前述老年有關的社福支出,更將「一瞑大一吋」,如滾雪球般擴大,終至排擠政府各項正常政務推動,迫使執政者不得不另闢蹊徑,推出各種特別預算,政府財政快速敗壞,未來世代必須面對高額公共負債,許多年輕人因此不敢生小孩,且老年福利也排擠婦女、兒童福利,有識之士因而發出「金搖椅正取代搖籃」的警語。
除了各種老年津貼外,全民健保壓力也日增。據統計,現今二二○萬老人,每年支用全民健保經費約一千一百億,即平均每人每年約五萬元,而六十五歲以下國民平均每年支用健保約一萬元,前者是後者五倍之多。可預見隨著人口快速老化,全民健保支出也會「一暝大一吋」。但在制度設計上,許多老年人卻可少繳甚或不繳健保費。這將使「跨代負擔失衡」情形更嚴重。
綜上所述,我國政府過去設計各項制度時,很少考慮人口變遷所產生的影響,以為預算支出在本期可軋平即可,完全未考慮人口老化會使這類支出自動逐年膨脹。在推動重大公共建設(如高鐵),也未估計人口老化、人口減少的負面衝擊,從而高估運量。依目前台灣人口趨勢,許多公共建設都會陷入深不可測的「財務黑洞」之中。
面對前述棘手難題,我們認為朝野黨派都難辭其咎。在二千年綠色執政之前,國民黨決定開辦老農津貼,目的當然是鞏固農村選票;而高鐵案也是在國民黨執政時決定動工。至於一八%優利存款,更已實施了幾十年。在民進黨方面,八十年代初期,即以「敬老津貼」為縣市長選舉政見主軸;陳總統在第一任期間,決定全面性開辦「敬老福利津貼」,並將老農津貼加碼至四千元。這些措施都加重了台灣財政困境。
世界各國經驗都顯示,各種社會福利有「易放難收」特性,且又以老年福利為然,甚至有自動擴大傾向,因老年人有投票權,投票動機又特別著重維護自身福利。在西歐人口老化國家,老年人投票率特別高,退休金是選舉頭號議題,甚至有「退休金黨」出現。現今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居全球第一,各項問題紛至沓來,如何防杜財政破產,避免巨債遺留子孫,所有政治人物與全國國民,都應該修「人口老化政治經濟學」這門課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